完美电竞上海家化、自然堂、上美股份、貝泰妮、橘朵、至本……今年,在化妝品行業增長放緩態勢下,一眾在滬化妝品企業、品牌依舊呈現穩健發展勢頭。
這背后,既有企業自身在戰略轉型、核心單品打造和渠道革新上的努力,也離不開上海打造的成熟產業生態支持。
近日上海拋出又一重磅化妝品舉措,無疑為滬妝這股勢頭再添一把火。
9月25日,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聯合市藥品監督管理局、市科委、市衛生健康委、上海海關、市財政局共同制定的《關于進一步促進化妝品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》(下稱《措施》)正式發布,該舉措支持力度系全國最大。

在化妝品新原料、檢驗檢測、品牌培育等領域,上海均拿出了真金白銀支持。
譬如,對成功納入國家目錄的注冊和備案新原料,分別給予每項最高200萬元和最高50萬元扶持,數額幾乎是其他省市的兩倍。
此外,上海還支持檢驗檢測機構獲得國外認可機構認可資質,給予最高50萬元獎勵;對獲得國際權威技術組織認可資質的,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。
在品牌培育環節,《措施》鼓勵電商平臺在化妝品領域開展“上海制造品牌”培育計劃,促進品牌推廣、銷售與孵化。每個項目支持金額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。
上海此次拋出的重磅舉措不只是簡單的資金補貼,更是一次產業升級的導航儀,意在推動當地化妝品產業邁向特色化、高端化、功能化。
當下,化妝品市場愈發細分化,要求品牌不把市場看作整體,而是從不同的市場層級、年齡層、消費場景去解構。
《措施》提出:“針對敏感性皮膚、老年人、孕產婦、醫美圍手術期等群體,聚焦抗衰老、舒緩修護、祛斑美白、全光譜防曬等需求,開發個性化、精細化的護膚產品。”這點便切中了當前化妝品消費市場細分化趨勢,為化妝品企業產品開發指明了轉型方向。
當前產品核心科技日益成為消費者選擇化妝品關鍵因素,《措施》明確提出,將推動人工智能與多組學的深度融合,進而促進類器官、微流控芯片、3D皮膚模型及在體實時監測等技術的升級與制造工藝的創新。這一舉措為化妝品研發指明了前沿創新方向。
1990年邁克·波特在《國家競爭優勢》一書首先提出用產業集群(industrial cluster)一詞對集群現象的分析。
區域的競爭力對企業的競爭力有很大的影響,波特通過對10個工業化國家的考察發現,產業集群是工業化過程中的普遍現象,在所有發達的經濟體中,都可以明顯看到各種產業集群。
近年來,國內各地化妝品產業集群百花齊放,東方美谷、美妝小鎮、白云美灣、南方美谷、北方美谷等產業集群不勝枚舉。
相對而言,上海的人才優勢、區位優勢、監管創新、協同創新優勢等是其持續培育、吸引化妝品企業的關鍵要素。
在協同創新領域,算力券、模型券、語料券等AI資源支持,便是上海獨特優勢。
今年7月,上海市經信委發布《上海市進一步擴大人工智能應用的若干措施》,從12個方面送上政策“大禮包”,將發放6億元算力券、3億元模型券、1億元語料券,以真金白銀從算力、數據等方面給予人工智能企業切實的支持。
在監管創新領域,早在2023年,上海便頒發了全國首張“現場個性化服務”化妝品生產許可證,該證被歐萊雅集團收入囊中,獲得此證后,可在其經營場所從事涉及直接接觸化妝品內容物的個性化服務。
對研發生產醫療器械的化妝品企業,最新措施爭取到了監管部門提前支持和政策指導資源。政策激勵下,優時顏連夜啟動了醫療美容圍手術期敷料產品的“二類械”申報。
可預見的是,未來一段時間里,在滬化妝品企業的械字號產品開發的趨勢將愈發顯著。
優良的產業生態是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肥沃土壤和陽光雨露,它通過系統性的力量,降低企業綜合運營成本,激發創新活力,提升抗風險能力,并幫助企業更好地獲取資源和開拓市場。
多年來,上海化妝品產業的強勢表現,是企業內生動力與外部優質生態共同作用的結果,而新出臺的《措施》如同一股精準的東風,在研發、智造、市場等關鍵環節進一步加碼,為在滬企業從做大到做強、從“國內領先”邁向“全球影響力”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。